欢迎访问信用中国(甘肃白银)官方网站!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 | 我要建议 | 我要咨询 | 信息公开咨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地动态

【诚信宣传】白银市景泰县——守护历史真实:档案工作中的诚信底线和担当

发布时间: 2025/09/08|来源:白银市景泰档案|专栏:本地动态

      档案是历史原始记录,确保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与安全,不仅是档案工作的核心要义,更是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和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将诚信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全过程,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的应尽义务,是诚信社会建设的基石。

      档案工作的价值在于其凭证性和参考性,这一切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一旦动摇,整个档案工作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在档案工作中夯实诚信基础体现在对“真”的极致追求上,就是说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实事求是,杜绝任何形式的伪造、篡改、损毁、隐瞒或虚假记载,以规范的程序系好“第一颗扣子”。

      然而历史上,因档案失信而造成的教训并不罕见,其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档案资源的完整性,更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侵蚀了社会信用体系,最终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和道德的谴责。相关法律的出台为档案诚信工作给予了最坚强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篡改、损毁、伪造档案或者擅自销毁档案的,县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有关机关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人社部、国家档案局令第30号)也明确,涂改、伪造档案,擅自从档案中抽取、撤换、添加档案材料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档案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历史研究的结论、政策制定的依据乃至个人权益的保障,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任何失信行为,坚决守住‘档案内容真实’这条最硬的底线。”一是不断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和工作标准体系,用严密的制度笼子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让失信行为无处遁形。二是持续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和诚信教育,将其作为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必修课,树立“守护历史、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崇高使命感。三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机制,定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形成有效震慑。

       档案是维护历史真实的忠诚卫士,诚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底色。唯有始终将诚信奉为最高准则,严守工作底线,才能确保每一份档案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真正发挥其“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独特作用,为构建诚信社会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