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信用动态

创新驱动,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 2020/07/28|来源:白银新闻网|专栏:信用动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市紧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五区”建设目标,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产业跃升,功能定位更加清晰

  据了解,自创区批复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白银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以白银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带动银东、银西、刘川、平川、会宁、正路六个园区统筹协同发展。坚持“集聚产业、输出科技、研究实践、循环互用、精准错位”的功能定位,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陶瓷建材、特优农产品加工、绿色生态农业等主导优势产业,聚力打造“一区引领,六园联动,多点支撑”的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白银高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市上建设“两区四基地”这一发展思路,高标准谋划了白银高新区循环化工、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依托银光公司TDI产业基础,打造军民融合光气化产业;依托靖远煤电气化气技术,拓展延伸新型煤化工产业链;依托昌元化工和东方钛业,进一步壮大铬盐、锰盐、钛白粉无机盐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

  同时,积极贯彻落实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政策,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促成鑫海成大数据中心、华实生物全球新药生产服务基地、中检普泰医放疗设备检测和校准等项目顺利实施,开启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步伐。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更加凸显

  进一步加速平台建设,形成了以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龙头,以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白银新材料研究院等10大科研平台为支撑,以白银科技大市场、巨亨加速器等为保障的综合创新平台体系。西北师范大学白银师科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近物所白银科近重离子束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等5家科研机构相继落户高新区。

    提升孵化水平,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白银市唯一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在孵企业92家,累计孵化企业204家,已连续4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评选为国家级A类孵化器。建成了银西生物医药加速器,利用民营资本建设白银巨亨创新园孵化器,谋划建设银东环保产业加速器,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中央财政4000万元“双创载体升级”专项资金和市、区两级配套248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和中小微企业的双创项目29个;发挥兰白技术创新驱动基金支撑作用,带动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贷款融资3.65亿元;全面落实“3+2+10”创新政策,筹措资金1000万元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突破关键技术,白银昌元化工公司气动硫化塔连续液相氧化法制取重铬酸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甘肃华隆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光刻胶配套材料技术(列入35项卡脖子技术第21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白银图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绿色高性能材料聚合硫酸酯(PSE),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获得国际专利申请受理,实现了高新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零的突破。

  项目拉动,发展动力更加充沛

  今年,白银高新区重点谋划项目40个,总投资185.45亿元,其中16个被列为省、市级重点项目,项目总数创历史新高。加强项目凝练储备,积极参加了甘肃绿色生态产业招商会、兰洽会等大型招商节会,确定招商引资重点合作项目62个。实施了靖远煤电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搬迁改造)项目、军民融合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东方钛业年产2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资源综合利用(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循环化产业链;实施了银光公司特种PC化工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图微新材料年产30吨新型聚酯材料中试等项目,建立特色新材料产业体系;开工建设了甘肃华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新药生产服务基地项目、康奇医药年产1万吨医药中间体项目、伊博化工年产3000吨高档有机颜料和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导、中小型企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发展体系。

  人才集聚,引领作用更加强劲

  创新引才模式,成功对接于金明、段雪、欧阳平凯等27位院士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因才施策,强化产业技术攻关,完成11条生产线的优化改造。依托十大科研平台吸聚120余名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在自创区耕耘创业。依托化工产业优势,建立了白银市化工企业技术联合会,充分激活化工企业家、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

  健全体制机制,每年预算1000万元人才工作资金,助力“十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出台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对各类人才在创新创业、职称评审、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盘点摸底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等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台账。成立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指导非公企业人才开展职称评审及技能等级鉴定,人才高地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搭建展才平台,举办了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届企业家创新论坛、创新政策发布会、创新创业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列支近1000万元对“一区六园”企业纳税大户、创新创业标兵、人才引进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进行奖补激励。成功举办“白银自创区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白银自创区首届青年创业沙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活动,园区创新驱动潜力进一步激活。购置108套房产总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打造人才专家公寓,着力改善人才服务环境。

  政策创新,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优化政策供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白银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白银市支持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二十条措施》三个纲领性文件和《关于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关于“一区六园”统筹发展的意见》两大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政策。高新区管委会出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融合、股权和分红激励、专利资助等十个方面的先行先试配套政策,创建“3+2+10”创新驱动政策体系,为推进自创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承接78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市首张“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和全省首张2.0版“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在高新区颁发。试行工程招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开通高新区“甘肃省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审批网上办理。创新《企业投资项目联审制度》,推动部门之间联动高效审批。举办“政银企担”金融服务对接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成9家银行与10家企业达成初步贷款意向8.01亿元。

  白银高新区管委会优化帮办机制,建立了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抓工作专班,落实“五个一”(一项目、一方案、一领导、一团队、一抓到底)服务机制,深入走访园区83家生产经营企业,征集意见诉求28条,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单位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3个。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项目早日开工。降低企业成本,积极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7300万元,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金1200万元。新冠疫情期间,出台《白银高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减免各类税费492万元,缓征60家企业保险费用,拨付企业养老保险补助436万元,推荐上报9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全力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