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信用动态

2024年11月信用领域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24/12/04|来源:新华信用|专栏:信用动态

      新华信用北京12月2日电(分析师 张雪晴)2024年10月,信用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新华信用(www.credit100.com)进行了梳理和盘点。

一、国家医保局:坚决打击利用串换药品空刷医保和回流药品等方式欺诈骗保

      11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首次通过药品追溯码对假药、回流药“亮剑”。公告显示,通过对各地上传的药品追溯码开展分析,发现11个省份46家医药机构疑似存在复方阿胶浆的药品串换、回流药、假药等线索情况,从目前掌握情况来看,国家医保局将深入调查同一盒药物为何能够被同一家医院诊所和药店数十次卖给不同的参保人,或者被不同的机构反复出售,要求相关医保部门进行核查并向国家医保局上报核查结果。

二、民政部:推进常态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

      11月4日,民政部网站消息称,2024年前三季度,各级民政部门共依法处置非法社会组织659家,其中取缔152家、劝散383家、引导登记124家;发布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105个。其间,部分地区重拳出击,取缔了一批或冠以中字头、或迎合社会热点的非法社会组织。

三、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两部门印发通知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工作

      11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工作的通知》提出,做好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承诺制、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分级分类监管、依法依规开展信用约束激励工作、做好信用信息修复工作、加强重点环节信用监管等六方面工作内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四、生态环境部:推动诚信信息共享机制 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提出,以“一证式”管理为手段,聚焦排污单位、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三方责任,推动构建环境治理责任体系。从排污单位层面,夯实排污单位自主申领、自我承诺、自行监测、自主记录、自主报告、自行公开的主体责任,推动排污单位构建基于排污许可证的环境管理制度;从管理部门层面,强化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的联合监管、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创新信息化监管方式,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从社会公众层面,通过推动环境守法和诚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保障公众监督权利。

五、国家医保局等两部门: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工作

      11月7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民政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强调,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共享管理,各地各级医保、民政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数据共享需求,并以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数据共享清单,其中要求尚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地区,在2024年年底前建立覆盖有关部门的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机制。

六、科技部发布《科研单位科研诚信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11月7日,科技部发布《科研单位科研诚信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供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中参考使用,旨在进一步引导科研单位切实履行好科研诚信建设主体责任,提高科研诚信内部治理能力,健全科研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七、上海市印发《优化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

      11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优化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提出,从优化平台建设、强化信息供给、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着手推进,到2024年底,完成市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优化,统筹建设一个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网上融资服务平台,保留一个向金融机构共享跨部门融资信用信息的出口。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新型普惠融资服务体系。

八、国常会:在授信、放款、还款等方面持续改进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

      1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切实做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工作,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用足用好小微外贸企业政策性贷款,在授信、放款、还款等方面持续改进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优化跨境贸易结算,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九、两部委:建立健全交通物流领域信用监管模式

      11月9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要建设全国交通物流统一大市场,推进制度性降本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基于信用评价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模式。完善货车生产改装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交通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民事案例

      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民事案例,明确坚决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的鲜明态度。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含民间借贷、买卖合同、执行异议之诉等,人民法院查明虚假诉讼后,应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对已作出的错误生效判决应当依法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判决,改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十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11月12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北十堰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十二、商务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11月1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商务部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引导银行机构优化海外布局,提升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保障能力。

十三、税务总局:我国诚信纳税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11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消息称,全国纳税信用年度评价结果显示,2024年全国守信纳税人达4127万户,比2023年增加378万户,其中纳税信用最高等级A级纳税人数量近335万户,比去年增加45.6万户,诚信纳税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十四、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发布 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11月14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共7章45条,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科研诚信管理信息共享、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共享等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在基金资助项目申请与评审阶段强化科研诚信审核力度,落实科研诚信承诺要求,规定申请人、参与者、依托单位以及基金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评审专家等均应当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并对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十五、交通运输部:2023年度公路建设市场全国综合信用评价结果发布

      11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3年度公路建设市场全国综合信用评价结果,涉及公路设计企业366家、公路施工企业946家、公路监理企业512家,以及存在扣分行为的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1572名。评价结果将应用于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行业监管等方面,引导市场主体合法守信从业。

十六、四部门: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等问题

      11月24日,网信中国官微消息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十七、市场监管总局:《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布实施

      1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称,《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于近期公布实施,明确了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的目标方向、任务举措和保障措施,旨在构建质量认证行业多元共建共治长效机制,全面提高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为建设质量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八、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11月26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该办法共18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等6个方面内容,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十九、财政部公布《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

      11月27日,财政部网站公布《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16号),坚持法治思维,坚持审慎适度,强化权利保护和信用修复,旨在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惩戒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重大违法失信行为,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制度,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二十、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等多项举措,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

      行动方案提出,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优化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有序推进全国中小微企业支付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支持银行在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探索运用交易数据创新“脱核链贷”业务模式,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化水平。

      行动方案明确,发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各自功能,加大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力度,进一步优化信用信息的开发应用机制。推动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按照公益性原则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共享服务,降低金融机构数据收集运用成本。加强金融领域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开展金融行业数据空间建设。积极稳妥推动市场化征信和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壮大,为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多元化征信和信用评级产品服务。